接触软件的过程和楼主惊人的相似。只是我接触软件的时间可能要比楼主还要早些。互联网在中国刚兴起的时候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家庭百分之百的都没电脑,就别说在网络下棋和接触软件了。我有幸能够最早在网络下棋,要源于有一位在邮电部门工作并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棋友。那时,邮电部门为了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专门在邮电局服务大厅里开辟了很大一块空间,名之曰互联网体验室,免费开放了好长时间。那时之前,朋友的办公室在当地最早就有了电脑,因为行业的优势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从那时起开始接触网络后来又接触了网络象棋。最早接触的软件是游戏机的游戏卡里的软件,水平很低,我当时的象棋水平可以轻松战胜最困难的老人级。后来接触到棋隐就很难赢他了。但是如果我们两三个市级水平的棋手在电脑前相互商量着着法和棋隐下,赢他不难。由此我知道高级版本的棋软,要比我们单个的人厉害。后来接触到棋天大圣,奇兵,和它们下棋人简直是在受摧残。后来又接触到低版本的佳佳、旋风,发现新软件更容易赢棋。于是就想怎样才能得到更厉害的棋软呢?在网络搜索知道有棋软收藏站,在哪里得到了高版本的大圣,奇兵,用在网络下棋收获颇丰。可是用了一段时间大圣、奇兵也经常被砍,好郁闷。好在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象棋刊物上得悉,新棋软旋风、佳佳优于老棋软。于是,在费了很大的劲后在棋软收藏站下载到旋风,佳佳。这时终于发现了新大陆,原来这些软件竟来源于“棋中论坛”。后来,便经常浏览棋中论坛。说来我应算的上论坛的老会员了,进入论坛近两年了,只是当初没有注册,因为我也有自己的论坛,我在全国也是全球最大的乒乓球网站,“博乒论坛”的一个版块里任超级版主,平时要写文章,看帖回帖,因此,当初就没付出更多的精力在棋中论坛注册。现在我是论坛的注册会员也好长时间了,学会了很多棋软知识,我改版的软件在自己的机器上测试,甚至可抗衡现在最流行的名手、阿童木,但还是要弱一点,总是在下风中顽强顶和。我现在多数是用自己改版的软件,在联众里下到2800多分,在弈天里仅能打到华山,在想有好成绩我那用了几年的2核弱机也不答应了。 这些就是我接触使用软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