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卒是否可以胜仕相全”,的课题,历来有关象棋例胜例和的残局文献的结论,都是否定的。但这一难关,终于为已故的三十年代的青年棋手陈廉庸,经过长时间的刻苦钻研而突破。他所著的《炮卒专集》一书,早巳誉满弈林,有口皆碑了。
直到目前为止,例胜例和的残局领域里,突破前人认为已成定式的虽不限于这一点——车,马对车,双相,从前认为可以胜,现在认为可以和,车,兵对并排双兵,全仕,相,从前认为可以和,现在认为可以胜——但是限于题材,着法的深度和牵涉面,尚少有能与《炮卒专集》所取得的成果相比拟的。
《炮卒专集》计分四编,内容涉及到炮,卒有关问题的各方面,共148局。而第三编论列炮,卒破仕,相全部分,实为全书体系的中心所在。它掌握了以炮镇中宫和沉底两种类型,配合士,象,巧搭架子,利用左右闪击,带动将,卒,控制点线,逐步深入,依次迫使对方的仕,相活动不得不入多基就范,从而得出“炮,卒必胜仕,相全”的结论,解决了残局从未解决的问题,这是应当特为记入象棋史册的。其余各编,虽多属有意安排的巧胜或类似的引伸,但无不直接间接关涉到炮,卒可以破仕,相全的主题,成为在应变的技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也是学习在残局中如何发挥将,兵,士,相的微妙作用的绝好资料。
现在《成都棋苑》就庞凤元同志对原书的校订本出版,以供广大象棋爱好者的欣赏和学习。趁此机会写出对本书的一些观点,作为提要介绍,并借以表示个人对陈廉庸同志为攻克“炮,卒破仕,相全”这一难关所付勤劳的敬佩之忱。
贾题韬
一九八O年八月于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