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社区服务 每日签到 会员排行 网站地图
  • 99阅读
  • 5回复

乌克兰无人机战争的经验与教训

楼层直达
级别: 少尉
[棋中红钻1级]发帖数量≥10篇 [未点亮棋中黄钻]金币数量<100枚 [未点亮棋中蓝钻]乐币数量<10枚 [棋中粉钻1级]贡献值数量≥1点 [未点亮棋中彩钻]精华帖数量<1篇
发帖
57
金币
42
威望
0
贡献值
1
乐币
0
主题
19
2025年6月9日,欧洲安全与防务研究所发文《突破无人机防线:乌克兰无人机战争的经验与教训》,文章指出,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以来,由于新装备、战术、技术和程序的快速采用,战斗性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变。这一转变的核心是小型无人机(UAV)的迅猛发展,双方都以前所未有的数量采用了此类平台。2025年5月,ESD在罗马举行的“老乌鸦协会”(AOC)会议间隙,与乌克兰电子战(EW)专业公司Infozahyst的首席执行官IaroslavKalinin进行了交流,了解前线的一些最新创新,尤其是在无人机战争方面。
总体而言,过去一年左右乌克兰战事的特点是技术日益复杂化,各种创新技术在前线展现出其影响力。总结当前形势,亚罗斯拉夫·卡利宁评论道:“我相信,双方都开始从‘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转向更先进的技术——双方都是如此。”
或许最明显的趋势是小型廉价无人机的兴起,尤其是第一人称视角 (FPV)无人机,它们作为定制制导弹药的低成本但有效的替代品,已经在现代战场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方面,这些武器有时确实受到了过度的关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特别适合制作打击视频,很容易成为社交媒体上宣传的素材。话虽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声誉也确实名副其实。小型无人机确实改变了战争的方式,随着双方每年产量分别达到数百万架,它们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
本文10800字,由所长007编译,原文+完整译文均已上传至知识星球,请扫文末二维码加入知网识星球下载。如需购买更多精译报告及情报数据库,请联系微信:lanjunqingbao2081。



来源 l 蓝军开源情报(ID:Lanjunqingbao)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Lanjunqingbao2081)


自2022年底以来,前线总体上进展缓慢,只有少数例外。战争第一年左右大规模、更具野心的进攻,基本上被遍布前线的无数小规模进攻所取代,同样也有一些例外。无人机日益影响着前线的局势,也是导致前线现状和行动如此的核心原因。
一、进入无人机领域
加里宁对当今前线的总体特征进行了鲜明的描绘:“现在……我们有一条前线——也就是战壕,但它看起来不像你想象中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像一条完整的战壕……坚固的战壕,士兵们端着步枪坐着,不停地做饭、抽烟。不,这是一条带有散兵坑的战壕,人们在那里只是为了生存。所以,他们被埋在地里,什么也没观察……他们没有坐在那里观察,也没有积极准备射击,因为那里有一条无人机防线。 ”


这张图大致展示了卡里宁所描述的乌克兰前线。无人机的存在意味着散兵坑里的士兵更专注于坚守阵地和生存,而不是积极观察周围环境。这反过来又为摩托车突击创造了机会。[马克·卡扎莱特]
他解释道:“无人机防线指的是,比如说,15到20公里的区域,那里有太多来自两侧的FPV(第一视角无人机)。所以,如果你不在散兵坑里,你很可能会被打死。”卡利宁表示,这些散兵坑里的士兵通常不会进行太多观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头顶上的无人机几乎一直在飞,而且比他们能更好地观察战场。风险也是一个因素:由于头顶上的许多无人机都带有敌意,士兵离开散兵坑的掩体去寻找更好的视野也很危险。
无人机战线的存在迫使士兵推进方式发生了变革。例如,俄罗斯使用摩托车进行突击在社交媒体上遭到嘲笑,人们常常将其描述为装备短缺导致的绝望之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克兰也采用了这种战术,如今双方都普遍使用。卡利宁解释说,这种战术实际上是可行的,因为无人机战线改变了战场格局:
所以这变成了一个后勤问题,因为——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就像《疯狂的麦克斯》里那样,那些摩托车。这就是摩托车战术真正有效的原因——因为这里(散兵坑)的人不会坐着射击,也没有榴弹发射器之类的,你只是守住地面,你不会发现摩托车到达的那一刻。所以摩托车试图穿越这个区域,占据阵地,试图占领,有时甚至连战壕本身或防线都攻不进去,他们(只是)试图再往前走一点,找到一个地方进行包围,(彻底)切断后勤,因为这种后勤……很差,一些无人地面系统会送来一些东西,有时是连夜,有时……你徒步送来一些东西,这真的取决于具体情况。我在这里画了一个非常简化的方案,但他们试图坐着,把散兵坑放在你的散兵坑后面,只是为了切断后勤,并有机会射击敌人。<img alt="突破无人机防线:乌克兰无人机战争的经验与教训(万字干货)" wxw-img="" aligncenter"="" data-original="http://cn-sec.com/wp-content/uploads/2025/06/3-1749850412.png" src="https://cn-sec.com/archives/4164388.html" title="突破无人机防线:乌克兰无人机战争的经验与教训(万字干货)" type="block">
2025年5月20日,乌克兰第425独立突击营“斯卡拉”宣布组建乌克兰第一支摩托车突击部队(如图所示)。[乌克兰武装部队]
与更大更重的车辆相比,摩托车和四轮摩托车通常速度更快,而且在远处更难被发现,因此它们比传统的装甲运兵车(APC) 更适合穿越无人机防线。如果我们将四辆摩托车上的八名人员与一辆有八名下车人员的传统 APC进行比较,那么在很多方面前者的生存能力都比后者更高。由于每辆摩托车可能只有一两名乘客,而每架 FPV无人机一次只能攻击一辆车,每次袭击最多可能造成两人伤亡,因此至少需要四架 FPV 才能击败四辆摩托车。相比之下,一架 FPV 无人机瞄准 APC可能会造成机动性破坏,让幸存的下车人员徒步穿越敌方领土并冒着被击落的危险,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灾难性的杀戮,导致所有乘员立即阵亡。
从物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也比大多数替代方案更具可持续性,因为摩托车比装甲运兵车便宜得多,也更容易更换。虽然听起来可能违反直觉,但在卡里宁所描述的那种环境中,摩托车在很多方面都比传统的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二、光纤FPV:一幅细致入微的画面
在讨论 FPV无人机的一些最新创新时,卡里宁很快指出“无人机线不是前线——它是高度和海拔,是无线电地平线线”,因为它依赖于无线电控制的FPV,因此会随着任何特定位置可实现的无线电地平线而变化。就此,本文作者询问卡里宁,他是否预见到“常规”射频 (RF) 控制的 FPV无人机将逐渐被使用光纤制导的 FPV 设计所取代。这种 FPV 无人机设计最初由俄罗斯少量引进,但后来规模扩大,后来也被乌克兰采用。截至2025 年,它们已成为乌克兰战场上相当常见的景象。
顾名思义,光纤FPV与射频控制FPV非常相似,但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使用光纤电缆作为与地面控制站的数据链路,而不是通过无线电链路收发信息。这比无线电控制的同类产品具有许多优势。由于光纤FPV本质上不通过空中收发信号,因此完全不受测向仪或电子情报(ELINT)的探测,也不会受到干扰。至关重要的是,它们的电缆连接意味着它们没有无线电视野限制其飞行高度,这也使它们能够在城市或茂密的森林中航行,而无线FPV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会丢失与地面控制站的连接信号。直接连接还可以减少输入延迟,即使在低空也能实现高质量的视频流传输,而典型的射频控制FPV无人机在低空飞行时,无线电视野通常会导致信号丢失或衰减。
卡里宁观察到:“我目前还不认为这种技术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FPV。[射频]仍然比光纤[更]经济实惠、更易于使用。但在某些方面,是的,你确实会看到光纤到处都有‘蜘蛛网’。”
乌克兰国防部于2025年1月2日在一次演示中展示了一架光纤FPV无人机。无人机前景中可见废弃的光纤,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些光纤有时被称为“蜘蛛网”。[乌克兰国防部]
他指出,光纤控制使FPV操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某些情况下,光纤可以打开一些阵地。散兵坑对FPV、火炮等等都很有帮助,但对光纤却无能为力。有了光纤,如果你真的想……你甚至可以潜入散兵坑,因为没有无线电视野,你不会受到任何限制。唯一的问题是电线,也就是‘尾巴’,因为当你潜入时,你需要考虑‘尾巴’不会被螺旋桨切断。但这仍然是可能的,我们看到了一些利用光纤FPV进入战壕、建筑物和一些防御工事的战术,而去年[2024年]还没有出现过。”
然而,卡利宁警告称,使用光纤无人机也存在诸多缺点,最明显的是有效驾驶它们需要更高的驾驶技能:“好的一面是,它不受电子战的影响。但没人告诉你的一面是,十个操作员中只有一个人能真正操作它。它们操作起来要困难得多。”
这些类型的无人机操作难度很大,原因有很多,而且相互关联。首先,它们在无人机上携带一卷光纤,这会增加很大的重量,从而限制了有效载荷的大小;正如卡利宁所指出的,“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把小得多的有效载荷计入照片中。”他进一步解释道:“重量的问题在于,即使在无人机启动时,你带着光纤线轴、有效载荷和电池的全部重量,你也需要升空。所以,这是一个关于启动时有效载荷重量的问题。当光纤线轴展开时,操作起来会容易得多,但当你带着额外的几公斤光纤线轴启动时,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由于有效载荷较小,携带的弹药比RFFPV无人机携带的弹药要小,这反过来又要求操作员“更加仔细地”瞄准。卡利宁补充说,这也使得攻击某些类型的目标更加困难:“与普通的FPV无人机相比,你无法轻易地将一枚RPG手榴弹放在上面,所以你不会产生聚能喷射(即所谓的聚能射流),所以你无法轻易地穿透坦克。”
这种有效载荷限制似乎将继续存在;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将光纤线轴安装在地面控制站上以减轻无人机重量时,卡利宁解释说这行不通。这是因为无人机始终是产生拉力的物体,因此,如果将线轴安装在控制站上,而线轴挂在树上或灌木丛上,无人机会继续拉动,但无法自行产生松弛,从而导致光纤断裂,失去控制信号因此,需要将线轴安装在无人机上,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乌克兰光纤FPV在演示中展示,光纤拖曳在其后方清晰可见。显而易见,底部的光纤线轴占用了很大的重量和可用空间,因此限制了此类无人机可搭载的弹药种类。[Brave1]
卡利宁指出,携带光纤线轴额外重量的第二个关键问题是“飞行距离缩短”。问题很简单:携带更多重量通常意味着飞行时间缩短,因为电机消耗更多功率,电池耗尽更快。很难有效扩大飞行距离,因为这样做必然意味着安装更长、更重的线轴,从而导致无人机有效载荷和/或飞行时间的可用重量相应减少。卡利宁解释说:“我看到许多有效载荷安装在光纤上。对于短距离,比如五公里左右,似乎你甚至可以看到火箭弹的弹头。我的意思是,俄罗斯声称他们目前使用光纤的最大飞行距离大约是15公里(飞行距离),而对于普通的FPV……大约是30-40公里,双方可能都声称如此。这真的要看情况,有了中继器,普通的FPV可以飞得很远。”
然而,第三个或许也是最重要的担忧是,驾驶光纤FPV无人机非常困难。这给操作员带来了巨大的认知负担,而应对平台的怪异行为需要相当多的技能。“这里主要担心的是操作技能的要求。它比普通无人机高得多,”卡里宁解释说,“每次操作你都必须考虑‘尾翼’。因为线轴会产生‘尾翼’,所以你不能向右旋转超过90度。”卡里宁解释说,如果操作员超出了转弯限制,“光纤就会断裂,无人机就会掉落。”
除了转弯时要小心之外,卡利宁指出,操作员还需要谨慎加速并确保速度一致,同时还要记住无人机飞过的地形,以便知道线路可能在哪里被钩住:“操作员必须记住整条路,至少是最后50-100 米的路,以及它们后面的灌木丛是什么,因为他把光纤放在[那些]灌木丛上,然后在那里转弯……它们把尾巴伸出来了,他需要考虑这一点。”
卡利宁还透露,天气也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光纤 FPV 无人机的运行效率,并指出它们会受到雨水的负面影响,而在寒冷的天气里,细光纤会变得更脆,因此更容易断裂。
“通常情况下,操作这类无人机要困难得多。有些特殊行动,比如伏击,需要高效利用这些无人机,”卡里宁总结道,“长话短说,光纤确实是一种很酷的武器,尤其适合伏击,可以穿透干扰器。因为有时干扰器的问题在于干扰器,你需要摧毁它,这时光纤就派上用场了。光纤与普通第一视角无人机(FPV)的比率是1比10,而普通第一视角无人机比光纤便宜得多,操作也更容易。如果对方采取攻击行动,你不会使用光纤,而是使用普通无人机,以便在同时打击中拥有FPV数量更多的优势……而这正是当前冲突中的主要力量。”


一位乌克兰FPV操作员站在掩体内,身后摆放着一堆射频控制的FPV无人机。重量最终仍然至关重要,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常规”射频控制的FPV仍将在乌克兰的天空中随处可见。[乌克兰国家边防局]
三、“这基本上就是乐高!”
正如前面提到的,FPV 正在不断发展,其设计越来越专业化,使其能够填补或扩展各种角色的功能,但与 Kalinin 讨论这个话题时得到的印象是,我们仅仅触及了此类无人机设计的可能性的表面:
这就是第一视角飞行(FPV)的魅力所在,也是我想大声喊出的……它简直就是乐高!你可以调整有效载荷、控制通道和框架配置,这样,如果你知道自己要摧毁什么,就能用少量弹药飞行50公里。如果是针对单个目标或暗杀目标,你可以轻松飞行50公里。使用无线电中继器也很容易——轻而易举。如果是防空任务,或者反“沙赫德”任务,同样,你调整有效载荷,你明白那是另一种类型的威胁飞机,你需要更多弹片和破片。
在谈到其日益增强的防空能力时,卡利宁指出:“你可能最近发现了我们战争史上的新篇章——第一视角无人机击落了前哨无人机(IAI“搜索者”无人机的俄罗斯授权生产版本)”,并补充道,“我猜,它是在四五公里的高度被第一视角无人机击落的。”
这些数字相当令人印象深刻,大致可以与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级导弹的性能相媲美——尽管成本仅为后者的一小部分。因此,这类导弹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伪地对空导弹(SAM)。卡利宁解释了这种专门的FPV无人机设计可以达到的性能:
只需调整电机和螺旋桨,就能让FPV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所以很容易就能击落其他无人机。典型的固定翼,也就是螺旋桨无人机,速度大概是100公里/小时、150公里/小时,不会更快。而你的速度是200公里/小时,所以你甚至可以在电池耗尽之前尝试两三次,之后还可以再试一次。这比冒险把防空系统部署在前线、部署在无法实际使用的地方要便宜得多。所以这算是新方法。我们最近有很多反ShahedFPV,所以我们的机动小组正在积极测试反Shahed FPV,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




关键词: 无人机 战争 军事
舟遥遥以轻扬  风飘飘而吹衣
级别: 少尉
[棋中红钻2级]发帖数量≥100篇 [棋中黄钻1级]金币数量≥100枚 [棋中蓝钻1级]乐币数量≥10枚 [未点亮棋中粉钻]贡献值数量<1点 [未点亮棋中彩钻]精华帖数量<1篇
发帖
337
金币
691
威望
0
贡献值
0
乐币
40
主题
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前天 07:14
象棋论坛紧跟潮流,这是要转型军事论坛的节奏
舟遥遥以轻扬  风飘飘而吹衣
级别: 少尉
[棋中红钻1级]发帖数量≥10篇 [未点亮棋中黄钻]金币数量<100枚 [未点亮棋中蓝钻]乐币数量<10枚 [棋中粉钻1级]贡献值数量≥1点 [未点亮棋中彩钻]精华帖数量<1篇
发帖
57
金币
42
威望
0
贡献值
1
乐币
0
主题
1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11-13

俄罗斯最近又在前线展示了他们的新战术,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对付乌克兰的无人机。虽然这种作战模式有些“丢人”,但它的效果却出乎意料地好。这也说明,在战场上,打赢才是最重要的,方式不固定,只要有效就行。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从飞机杯(现代空战系统)被研发出来之后,空战的作战模式就变得非常注重体系作战和超视距打击。如今的空战往往依靠雷达锁定目标,然后发射导弹击落敌机。飞行员往往连敌机在哪都看不见,却能成功击落敌人。虽然这种空战科技含量高,但也缺少了一些“激情”,因为飞行员无法亲眼看到对方飞机。
回想以前,空战是“狗斗”模式,战斗机在空中互相缠斗,飞行员需要靠自己的眼力和技巧在空中进行上下翻滚,抓住机会击落敌机。早期的空战更为直接,没有轰炸机和战斗机的明确区分,飞行员们甚至需要手动把炸弹从飞机上投下,或者拔出手枪与敌人对射。
而这次俄罗斯的战术,竟然回到了这种“原始”的作战方式。俄罗斯将一架苏联时期的老旧飞机——雅克52教练机,拉了出来。这款飞机已经有45年历史,虽然它看起来老旧,设备也比较过时,但经过俄罗斯的改装后,这架飞机变成了敞篷机,飞行员可以在空中开舱盖,拿着AK-47步枪对着乌克兰的无人机开火。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相对较慢,所以这架老飞机完全能够追上它们,一旦锁定目标,飞行员甚至可以与无人机平行飞行,或者在后面跟着匀速飞行,这样就能用AK步枪更精准地进行射击。

说实话,这种空战方式真的让人大开眼界,就连电影里的剧情也未必敢这么设计。但在现实的俄乌战争中,这种方式确实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俄罗斯已经成功拦截了不少乌克兰的无人机。

虽然这种方式看起来有些滑稽,但能够成功拦截敌人的无人机,结果就是最重要的。这也反映出俄罗斯军事实力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武器和技术水平明显下降。如果换成中国,面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我们或许有更多的拦截手段。比如,强大的电磁干扰、激光武器等,这些都能更高效地解决无人机威胁。如果俄罗斯能有中国一半的能力,可能就不会让飞行员拿着AK上天打无人机了。
级别: 少尉
[棋中红钻1级]发帖数量≥10篇 [未点亮棋中黄钻]金币数量<100枚 [未点亮棋中蓝钻]乐币数量<10枚 [棋中粉钻1级]贡献值数量≥1点 [未点亮棋中彩钻]精华帖数量<1篇
发帖
57
金币
42
威望
0
贡献值
1
乐币
0
主题
19
只看该作者 三楼  发表于: 11-13

2022年俄罗斯军队推进时,外界普遍觉得这是场机械化闪电战。北约专家们老早就有套理论,说先进装备碾压一切,技术差距大就能轻松赢。俄罗斯初期确实这么干,用伊斯坎德尔导弹轰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每枚导弹花300多万美元。
可没多久就发现,导弹消耗太快,补给跟不上,战果也有限。乌克兰那边兵力弱,装备差,但他们聪明,转向用改装的民用无人机。像大疆的四旋翼机,本来是拍视频的,改改就能挂炸弹,成本才几百块钱。
结果呢?这些东西在前线到处飞,侦察敌情、引导炮火,甚至直接撞击目标。俄罗斯也跟进,生产柳叶刀和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伊朗帮忙提供技术,单价就2万美元左右,比导弹便宜多了。



美媒最早注意到这点的是《大西洋月刊》,2023年他们发文说,乌克兰用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这事儿暴露了战争的真面目。不是高端对抗,而是消耗战。
文章作者是个退役海军飞行员,他指出,传统战争逻辑是质量胜数量,像海湾战争美军用隐身机和精确炸弹42天搞定伊拉克。可俄乌不一样,战场上到处是堑壕,昂贵武器打几下就没了,低端无人机却能批量生产,损失了也不心疼。
拦截一架无人机,可能要用价值上百万的防空导弹,性价比完全不对等。俄罗斯的S-400系统本来防高空导弹,结果对低飞的小无人机束手无策。2023年7月,乌克兰三架改装无人机穿过防空网,直奔莫斯科市区,炸了非住宅建筑,闹得人心惶惶。



为什么廉价无人机这么火?主要因为经济因素。战争拖长了,谁的资源耐耗谁赢。乌克兰从西方拿援助,但高端武器烧钱快,像海马斯火箭弹一发15万美元。
相比之下,伊朗沙赫德-136用摩托车发动机,绰号“会飞的摩托”,生产门槛低,俄罗斯本土工厂月产上千架。乌克兰也自产海狸无人机,成本10万美元,能飞到俄罗斯境内打击油库和机场。

技术上,这些无人机用木头或碳纤维做,雷达反射小,飞低速,传统雷达难抓。加上中国产的光纤控制,抗电子干扰强,在电磁战环境下还能稳飞。
美媒《外交事务》说,在统计的463个无人机作战视频中,59%是大疆产品,乌克兰军队爱用,因为便宜可靠。美国企业高管吐槽,自家无人机故障多、贵,还丢信号,怪政府对华禁令,限制了供应链。



战场数据证明了这点。到2024年,乌克兰生产超过220万架无人机,俄罗斯目标是140万架。2025年,乌克兰计划采购450万架FPV无人机,每架才500美元。俄罗斯每月产6000多架沙赫德。这些数字不是吹的,是工厂流水线实打实干出来的。
廉价无人机不光攻击,还侦察和引导。乌克兰阿喀琉斯营用它们摧毁俄军装甲,方式简单:飞过去投弹或撞击。俄罗斯反制,组建特种部队,用低空雷达和AI预警,但效果一般。
因为无人机蜂群战术,一次放几十架,数量压倒防御,就算拦截一半,剩下的也能命中。美媒《商业内幕》报道,乌克兰用几百美元的穿越机,攻击俄军目标,效率高到吓人。



未来战争逻辑变了。过去迷信高端威慑,现在看成本效能轴心。俄乌证明,低门槛无人机让弱方对抗强国可能。北约反思,高端武器神话破灭。俄罗斯混合战适应无人机,乌克兰靠它减少士兵损失,因为兵力短缺是最大问题。
但无人机不是万能,骚扰多,改变不了大局,可能招致报复。2024年11月,俄乌互放大规模无人机群,乌克兰81架袭击俄罗斯,俄罗斯还击。2025年6月,国际外科周报告说,双方搞AI无人机竞赛,提升自主能力,减少操作员依赖。
级别: 少尉
[棋中红钻1级]发帖数量≥10篇 [未点亮棋中黄钻]金币数量<100枚 [未点亮棋中蓝钻]乐币数量<10枚 [棋中粉钻1级]贡献值数量≥1点 [未点亮棋中彩钻]精华帖数量<1篇
发帖
57
金币
42
威望
0
贡献值
1
乐币
0
主题
19
只看该作者 二楼  发表于: 11-13

从无人机拦截技术的逻辑谈起。
在战场上,面对未知技术的无人机,首先要俘获无人机,获得其核心部件——芯片。通过研究其信号发送与接收原理、加密方式、通讯频道等参数,来获得技术参数,通过发射特定频段的电磁干扰信号,阻断无人机与遥控器或卫星的通信链路,使其失去控制或导航能力。




康奈尔布鲁克斯技术政策研究所的无人机专家詹姆斯·巴顿·罗杰斯在《商业内幕》上发表研究文章称,俄罗斯的无人机类型较少,这使得识别和学习如何击败它们更容易。所以乌克兰人在拦截无人机方面成绩突出,


乌克兰境内数百家无人机制造商制造各种无人机,乌克兰的无人机部队采购并使用来自数百家不同公司的不同类型的无人机,这些小公司要获得新订单,就得快速更新,因而乌克兰无人机迭代非常之快,如果俄罗斯以季度、半年为迭代单位,乌克兰每天都在升级他们的无人机。俄罗斯与乌克兰完全不同,俄罗斯的寡头经济决定了参与国防军工设计与生产的企业少而规模大,无人机种类少而升级更新慢,这种体制决定了其无人机反破解能力的无解,所以事后我们看到了,在近程的阵地战中,俄罗斯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光纤无人机<svg width="10px" height="10px" viewBox="0 0 16 16" zdi--fourpointedstar16="" css-1dvsrp"="" fill="currentColor">。但拖着尾巴的光纤无人机,无法在中程、远程使用。



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的无人机作战员迪姆科·日鲁克坚科告诉《商业内幕》记者,他已经使用了多种类型的无人机,而他使用过的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也来自许多制造商。日鲁克坚科说,这些无人机“99%是乌克兰制造的,是世界各地零部件的罕见组合”。另一位乌克兰无人机作战员向记者表示,他仅在每天的敌情侦察中,至少同时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侦察无人机。
日鲁克坚科解释说:“如果你有所有这些不同的无人机,它们是由不同的制造商制造的,而且它们都是超级高科技的,那么,你就有一个优势,因为你的敌人更难找到”击落无人机的方法。
分散的生产模式也使乌克兰的无人机制造能力更加安全。俄罗斯的导弹总是以乌克兰的国防工业为目标,但无人机生产设备并不集中。这使得“确定无人机的制造地点以及一次摧毁一家大工厂变得更加困难”。





光纤无人机最早由俄罗斯对付乌克兰反无人机部队的高拦截率而设计的创新无人机种类。乌克兰军队俘获样品后,乌克兰的数百家无人机制造商中,有十几家在第二天就设计生产了同样功能的样品,一周后提供样品的超过一百家。
由于许多无人机生产公司规模较小,因此前线部队可以更轻松地提出请求并分享有关战争需求的反馈。这使得乌克兰的无人机设计中,越来越多地满足了前线无人机操作员的需求。
日鲁克坚科描述了他正在使用的“与无人机制造商直接聊天”的情况。他说:“他们非常乐于接受反馈来改进无人机的设计,这让我们使用起来更容易、成功率更高。”
级别: 少尉
[棋中红钻1级]发帖数量≥10篇 [未点亮棋中黄钻]金币数量<100枚 [未点亮棋中蓝钻]乐币数量<10枚 [棋中粉钻1级]贡献值数量≥1点 [未点亮棋中彩钻]精华帖数量<1篇
发帖
57
金币
42
威望
0
贡献值
1
乐币
0
主题
19
只看该作者 一楼  发表于: 11-13

战争进入第四年,乌克兰并未等来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北约介入,却悄然积累出一种新型“空军”:无人机集群。
7月8日,据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与乔治城大学《安全研究评论》的统计,截至2025年中期,乌克兰无人机月产量已从一年前的2万架,猛增至超过20万架,增幅高达900%。这个数字看起来荒谬,却真实地反映出乌克兰战场策略的彻底转变。
在俄乌战线上的赫尔松、顿涅茨克甚至哈尔科夫方向,传统炮兵和装甲力量仍在较量,但越来越多的小型四轴无人机被直接推上前沿。这些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由单兵操控的设备,不再只是用于侦察,而是成批成群地承担爆破、定位、干扰等高密度任务,甚至逐步替代部分远程火力。
这场“微型空军革命”的爆发,有着深层次背景。面对俄军在空天系统和电子战领域的压制,乌克兰空军几乎无力展开大规模空袭,传统的纵深打击能力近乎瘫痪。此种局势之下,将无人机打造成“战场弹药”而非“高端武器”,成为乌克兰维系反击能力的唯一路径。
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并非追求技术领先,而是数量替代质量:以百架、千架之数量形成饱和打击,哪怕成功率不足5%,只要起飞数量足够,终有一架能命中目标。
这不是技术胜利,而是一种穷国战争的现实选择。

人机产能暴涨的背后,是一套在混乱中拼装起来的战时工业体系。但看似热闹的表面下,是更深的结构性风险。
首先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乌克兰本土企业鲜有掌握整机设计或控制系统的原创能力。大多数厂商采取的是“模块组装”路线:从土耳其、美国、甚至民用电商平台采购零件,在本地进行简易拼装后投入战场。以FPV类无人机为例,约80%的零件依赖进口,国内专利申请率极低,研发投入远低于制造。
其次是采购制度混乱。战时的军工订单被打散至数百家私企,多为短期采购合同,极少有长期框架协议。这直接导致企业无力规划产能扩张或研发周期,大量项目依赖捐款与众筹维持资金流。国防部虽推出若干补贴计划,但审批流程冗长、分配机制不透明。所谓“无人机热潮”,实际上是一个个高度脆弱、依靠战时恐慌维持的产业泡影。
而质量问题,则是连带结果。大量军方士兵反映,部分无人机飞行控制失灵、抗干扰性能差、续航不足,极易被俄军电磁压制系统锁定。一位匿名乌军前线工程师在接受《基辅邮报》采访时直言:“我们每损失一架FPV,俄军就学习一种破解方式。我们跑得快,他们学得更快。”


首先,Swift Beat的技术、零部件、甚至维护与软件系统均由美方控制,乌方只承担代工与操作。这种体系下,乌克兰即便有产量,也缺设计权与升级权。倘若未来美国调整出口限制、修改终端用途政策,乌方则可能一夜之间被“断链”。




不过,防护网并非“万能解药”。博萨里指出,其局限性不容忽视:多次攻击后防护网易出现破损,防御效能会逐步下降;技术娴熟的无人机操作员可能利用网体连接处的缝隙实施精准打击;且防护网仅能应对低空近距离威胁,无法替代电子干扰、雷达探测等远程反制手段。



军事专家指出,乌军在发起进攻前,会先在短时间内密集出动无人机,干扰俄军的电子战系统信号。再动用自杀式无人机,对目标实施火力打击。而俄军这边,也频繁使用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摧毁了乌军多个装甲车和火箭炮。
虽然无人机并不能直接打破战场的胜负平衡,但其杀伤力不容小觑。

快速回复

限56 字节
请不要在回贴只采用字母:“ PP、asdfhjkl、HAO、OK、ddddddd ......”。  请不要在回贴过于简单的内容:“不错、顶、支持、厉害、呵呵、靠、晕........”
 
验证问题: 我们论坛是一个什么棋类为主的论坛?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