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棋中书记书写并艺术处理 敬献给棋中广大棋友)
这个话题主要对于我们年青人。
曾经有一段笑话:一小伙形色怱怱、奋不顾身搭车去过情人节,出租司机告诉小伙:别着急,过完情人节,不久就是清明节了,其实兩节差不多,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小伙怒问怎么讲?
司机大哥说,非常投入地去过情人节,此时绝对有重色轻友,背父忘母的倾向,甚至色令智昏背妻(夫)弃子(女)的可能!而比较投入地去过清明节,无非是带着城里的妻小,回到农村老家同父母一起去祭奠親人或祖先,绝无叛祖背宗的嫌疑!从形式上看,二者的相似而又不同之处就是:一是"烧"真钱,送水果、献鲜花对着活人说鬼话,往死里忽悠,一旦恩断义绝,必住死里诅咒、坑害!另一是烧假钱,送水果、献鲜花对着死人说人话,往天堂超度,一旦灵应,必是人神共福佑!所以凭我多年的观察,还是清明节重要!交友拉客,我还是愿选择后者!
关注清明节:传承两千多年 承载中华"感恩"文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3年04月03日 15时5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记者 周润健)4月4日,迎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每当此时,很多人都要祭祀祖先,上坟扫墓。民俗专家表示,这背后,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恩”文化。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开始于周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植树节、插柳节等。
清明节的民间习俗很多,主要有祭祖、扫墓、拔河、荡秋千、插柳、踏青、放风筝、郊游等。其中,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尤被百姓看重。
按旧俗,人们要携带供品、香烛、纸钱等到墓地,摆上供品,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再焚香烧纸,行礼祭拜。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明节的祭祀方法更加文明、安全、绿色、环保,“无烟”祭扫和“绿色”祭奠逐渐盛行。为逝去的亲人种一棵树,献一束花,倒一杯酒,让人们在宁静的氛围中,追思逝者,坚强生者。
王来华表示,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亲人更是充满缅怀和崇敬。“扫墓,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涵是行孝品德的体现以及对祖先和去世亲人的感怀、感激、感谢和感恩。通过祭奠亲人,期盼宗族和睦,家庭和谐,家人平安。”
民俗专家表示,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清明节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