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3 05:12:44 来源: 人民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装备、通讯设施、家用电器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战友们在享受着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它们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中。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循,它对人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进行科学防护?我们请专家为战友们解读。
电磁辐射危害健康
电磁辐射是继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又一重要污染源,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磁波污染,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大到雷达车、变电站、信号塔,小到剃须刀、电吹风和手机,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就存在电磁辐射。
人体受到过量电磁辐射或长期在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就会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脱发等体征变化。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电磁辐射还可能促使骨组织中微量元素和钙含量下降,诱发儿童白血病,引起男性性功能减退以及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等。据全国科学大会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大约有120万为缺陷儿,而电磁辐射危害在导致婴儿缺陷的所有因素中居首位。
键盘也会产生辐射
工作中,我们常看到有官兵趴在电脑前小憩一会。调查显示,多数官兵认为电脑只要关闭显示器便不会产生辐射,殊不知键盘也会产生很强的辐射。
调查发现,许多官兵对电磁辐射的危害有所了解,但仍存在认识误区和不良习惯:不少官兵习惯在手机刚拨完号便立刻放到耳边;部分雷达专业官兵觉得穿防辐射服麻烦不能坚持经常,尤其是天气炎热时。此外,还有部分官兵受媒体宣传及网上信息等误导,谈辐射色变。
此外,还有一些官兵在生活中图方便一,将电脑、电冰箱、电视机等电器全部堆放在卧室,这些都会加剧辐射的危害。
预防电磁辐射三两招
电磁辐射虽然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战友不必为此恐慌。科学研究表明,人体能吸收和适应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掌握科学的防范措施,就不会受到伤害。
一是主动加强防护减少辐射量。配有防辐射服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相关规程穿戴,并定时离岗休息。大功率用频装备开机时,战友们必须关闭方舱,做好电磁屏蔽。
二是加强用频装备的管理使用。各单位应结合官兵手中装备的性能,根据上级文件和要求编写《辐射装备使用规则》,指导官兵正确使用并管理好相关装备。对官兵训练和工作环境进行场强测试,为重点场所建立《电磁辐射档案》。
三是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在操作用频装备时,保持适当距离,特别是大功率装备工作时,尽量避开天线发射方向;注意通风,养成勤洗脸洗手的习惯。此外,应为特殊岗位官兵制订防电磁辐射食谱。
(来源:解放军报)